手机版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

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正在阅读: 央视大型纪录片《人类的记忆—中国的世界遗产》系列专题《明清皇家陵寝》2024年2月26日晚在CCTV4首播
您的位置 > 首页 > 文化

央视大型纪录片《人类的记忆—中国的世界遗产》系列专题《明清皇家陵寝》2024年2月26日晚在CCTV4首播

时间:2024-02-27 00:13 来源:中媒汇

分享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×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央视大型纪录片

《人类的记忆—中国的世界遗产》系列专题

《明清皇家陵寝》

“体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”

“反应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”

“阐释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”

2024年2月26日23:00,在CCTV4首播

皇陵选址中的奥秘

640

明清皇陵跨越五百四十余年,留下了二十七座皇陵遗址,明显陵位于湖北钟祥,清东陵位于唐山遵化,清西陵位于保定易县,明代的明孝陵和十三陵,分别位于南京和北京,清代的清福陵、清昭陵、清永陵,并称为盛京三陵,地处辽宁。

640 (1)

明清皇家陵寝,作为一个群落整体,成为世界遗产名录里,体系最为完整,规模最为宏大的皇家陵寝群落。27座皇陵,前后埋葬有朱元璋,朱棣、万历、皇太极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慈禧等,共四百余名皇室成员。 

640 (2)

在古代建筑中,风水是一项建筑选址的学问,是生态,地理、气象等多学科的综合运用,具体到皇家陵寝中,风水可以拆分为龙、穴、砂、水,当这四个抽象的字词作用在皇陵中时,建筑不再孤立沉默,它们开始与天地交流。

640 (3)

龙是指山脉,古人因山势延绵不绝,酷似天之蛟龙,所以将山脉称为龙脉,漫步明清皇陵,会感受到这样的视觉景观,皇陵和山峦的呼应无处不在,山峦映衬皇陵,皇陵点缀山峦,山脉与皇陵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
640 (4)

地宫是明清皇陵的核心,这里安放着帝王的棺椁,棺椁摆放之处,就是皇陵营建的起点,帝王棺椁之下,也暗藏玄机。

640 (5)

这是棺椁停放的位置,这个位置的中心,有一个孔洞,叫做金井,也被称为“穴”。这就是整个陵寝修建的起点,也是整个陵寝的核心位置,穴位的选择,被称为定穴,自古便有三年寻龙,十年定穴的说法,由此可见定穴之难。 

640 (6)

平格测量,是中国古建筑常用的测绘手段,帮助古代的官员选勘陵址,建造皇陵,这些古代匠人手写的汉字,输入到现在建模的软件中,都一一对应着三维坐标上的点位,平格测量是中国珍贵的建筑文化传承,更是明清皇陵重要的记忆遗产。

640 (7)

水流,树木,用一个词来概以括之,那就是生态。生态对应到风水学里,正是砂与水。砂,就是指龙脉以外的周边屏障,可以是天然小山,也可以是人工植被。水,是指水流环绕,可以为天然所赐,也可以人工开凿。

640 (8)

在清西陵,三百年以上的古松木约有1.6万株,古松林郁郁葱葱,绵延30里,是守护清西陵的砂山屏障,几百年来和皇陵相互印衬,疏密相间,错落有致。皇陵中,每座单体陵园,都有各自独立的山水体系,形成大山水套小山水的自然奇观。好的风水,不仅来源于上天的恩赐,更离不开人的守护。

匠人手下的明清帝陵

640 (9)

石料,是明清皇陵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材料,这些皇家石料的起源,要从一处深不见底的水塘开始。北京房山大石窝镇,有一处60米深的水塘,露出水面的岩石坚固耐用,细腻光滑,而在水下浸泡着的岩石层,就是中国著名的皇家专用石材,汉白玉。明清皇家陵寝的汉白玉,大多出产于此。

640 (10)

640 (11)

汉白玉质地坚硬,色泽优雅,便于雕刻,阳光下有着细腻的汉线纹理,或许正因集各种优点于一身,让它虽为磐石,却拥有了玉的名字,并且在中国建筑里有着至高的地位,英雄纪念碑、天安门、颐和园、故宫、都有汉白玉的身影。

640 (12)

640 (13)

从几张50年代的开采画面中,可以感受开采的难度之大,工程队先将水塘里的水分抽干,露出巨大的汉白玉岩石层,再进行整块切割,每立方米的开采,背后都是浩大的作业。而这还是50年代的影像资料,对缺乏现代工具的明清时期,背后的工程量更是可想而知。

640 (14)

石碑,是记录皇帝生平功德的石作建筑,在没有起吊设备的古代,它的安装采用了天平原理。伴随着另一端的减重,石碑被缓缓升起,并安装在底座上。

640 (15)

2010年,一件清代金丝楠木龙纹顶箱柜,以302.4万元在拍卖会上成交,引起广泛关注。而在慕陵,从形式到工艺,均采用金丝楠木,三座宫殿所有的木料大概使用1500立方,造价惊人。独特别致,外简内奢。

640 (16)

在慕陵的天花、雀替和门窗隔扇上,都是形态各异的楠木雕龙,均采用高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手法,龙身在云雾中翻滚舞动,龙头张口吐腮向下俯视,形成了群龙聚喙,龙口喷香的精妙场景。工艺精湛,形态各异,每件都是杰出的艺术品。

640 (17)

历史跨度五百四十余年的明清帝王陵墓群,几经战乱与地质灾害,然而结构依然完好无损,唐山大地震,在无数房屋倒塌、建筑被毁的情况下,位于唐山不远的清东陵却经历百年风雨,依然挺立。包括最易垮塌的框架结构石牌坊,也在大地震中完好无缺,堪称奇迹,这同样也是古代匠人的建筑艺术。

640 (18)

640 (19)

这是皇家专属的图案工艺要求。皇家彩画不仅在细部纹饰上都有严格规定,排列顺序更不能颠倒,描金部位多少都有详尽的要求。这幅不到3平米的彩画,康秀敏夫妻二人,用时两天得以完成。而放眼几百平方千米面积的皇陵,可以说凡有建筑之处皆有彩画,每一笔的背后,都是这般针尖功夫活。

640 (20)

640 (21)

640 (22)

这些流光溢彩了上百年的材料,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,琉璃。琉璃,之所以能焕发出光亮的色泽,在于繁琐的工序,初始的泥坯模型,每个都出自匠人手掌。原始泥坯,先经过18小时的高温烧制后,变成白坯。白坯经过几天干燥等待后,才可以涂刷金属釉料,而釉料,正是琉璃可以发光的关键所在。

640 (23)

640 (24)

“地上看慈禧,地下看乾隆”,

这是因为,乾隆的地宫,可以说是石雕文化的艺术宝库,不同于其他帝王的地宫,墙面均为石材原状,而进入乾隆地宫,仿佛进入一座精美的石雕艺术宝库。石头墙面几乎没有留白,均密密麻麻被刻以佛教图腾,庇佑着皇帝死后进入极乐世界。

从明清皇陵看明清历史

640 (25)

纵观所有明清皇陵,每个单体皇陵内部形势迥异,有的简洁典雅,有的金碧辉煌。然而,所有皇陵却都遵循相同的布局制式,由石牌坊为总门户开篇,沿神道一路蔓延,抵达大红门,越过隆恩殿,最终抵达帝王陵寝的核心点,埋葬着棺椁的方城明楼。所有皇陵规制均都如此,秩序井然,无一例外。

640 (26)

640 (27)

640 (28)

明孝陵是二十七座明清皇陵群落的首陵,这里埋葬的主人就是明清皇陵制式的开创者朱元璋,相较于前朝唐宋时期依山而建的皇陵,朱元璋开创性的将皇陵制式与生前宫殿相联系,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陵寝制式,前朝后寝。

640 (29)

640 (30)

早在迁都之前,朱棣在距离北京紫禁城一百多公里处的昌平天寿山下, 一项声势浩大的皇家陵寝工程也同步开始,这就是北京十三陵。朱棣为总规划者,十三座皇陵在二百多年的明朝中被逐一建造完成,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墓葬群。相比紫禁城,十三陵更加靠北,翻过山去,就是长城塞外,皇帝去世葬入十三陵更是激励子孙后代,为保护祖先而守护江山。

640 (31)

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入关后,深知汉文化根基之深,而要治理数千年,几乎由汉文化统治的中华大地,强硬的手段是行不通的,文化融合才是正确的道路。而皇陵规制,作为最能彰显皇家礼法的形式,自然首当其冲。于细微处,蕴藏重大历史讯息,这便是明清皇陵的历史魅力和遗产光芒。

640 (32)

正是清代皇陵对明陵的全面沿袭,形成了明清皇陵儿孙陪侍父祖的整体格局,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,成就了明清皇陵的一脉相承,成为世界罕见的皇家陵寝组群。

640 (33)

640 (34)

漫步清东、西陵,也是在浏览一部民族融合的史书。最为直观的则是文字,神功圣德碑是记录皇帝生平的建筑,顺治作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,他的碑文中满语依然为主文字。而到了康熙的景陵碑文则进行双碑并立,一碑刻满文,一碑刻汉字,两种文字规制相同,且别具一格,直观体现着满汉文化融合的过程。

640 (35)

最能体现文化融合的,则是墓葬形式。这是明清皇陵的大多数的地宫形式,入葬形式都为土葬,而埋葬棺椁的坟冢叫做方城明楼;但在清代入关前,墓冢有着另外的形式。沈阳清永陵,埋葬着爱新觉罗的先祖,在这里可以看到满族入关前的火葬坟冢,满族作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,火葬是主要入葬形式。

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媒汇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